——灵川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侧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牵涉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17年4月,为保证义务教育法全面贯彻落实,灵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甲秀的带领下,深入基层进行实地检查,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与教师、家长、学生代表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掌握了全县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情况。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执法检查组深切感受到:办人民满意教育,任重而道远。
完善硬件设施 统筹安排资金是关键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上,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二五”期间,投入5074.68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投入7882.2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新建及维修改造校舍面积达8.6万多平方米,加快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化建设,进一步缩小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但是,如何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化效果,是教育管理部门及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每到下课铃声一响,我们的心都是揪起的,就怕哪天教学楼会倒塌。因为学生好动,一下课就在教学楼走廊跑来跑去、嬉戏打闹,走廊都是震动的,感觉整栋教学楼都是摇摇欲坠的。”检查过程中,部分校领导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无担忧。灵川县虽然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但有些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未能完全达标,主要是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够,教学仪器、体卫艺器材、计算机、图书的数量配备不足,部分学校教学楼严重老化、学校用水用电极其困难。部分学校撤并后,对寄宿制学校的需求量增加,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等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大量学生在校外托管、寄宿和家长陪读现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又增加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针对这些问题,检查组指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加强新校建设的同时,逐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部分学校校舍严重老化等问题,并协同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并做好统筹安排,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
提升教育软实力 配好配齐教师是根本
“这位小同学,你们喜欢上音乐和美术课吗?”“我们从上个学期开始就没上过音乐和美术课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学校现在没有音乐和美术老师了。”“你们想上吗?”“想……”这是检查组和一名三年级学生的谈话内容,听着让人心酸。
检查组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全县教师紧缺情况较为突出,一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每年退休教师数多于招聘教师数,即减多入少。近两年,因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学校年轻女教师因结婚生子暂时离岗,从而加剧了师资力量周期性的短缺。二是由于经济发展、收入水平、资源配置和发展机会等原因,部分教师不安心在农村区域、边远乡村任教,农村和城郊学校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乡村中小学高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缺少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任教师,寄宿制学校缺少专职生活教师、校医等,目前,教师队伍现状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检查组指出,县编制部门要在自治区下达的教职工编制数额内,对全县教职工编制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教职工聘用人员控制数管理体制。同时,根据全县新建学校(幼儿园)开班招生及中小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的客观现实,尽快落实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及时招聘因扩班急需新增的教师,维持教育教学正常秩序。增加每年“特岗计划”招聘指标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名额,在公开招聘教师时,按空编数给足招聘指标。教育局要在现有的编制内做好教师队伍的优化调整,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减少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全脱产到管理岗位工作的现象,并采取轮岗、支教等方式调剂解决部分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紧缺问题。
解决“入学难”“大班额” 优化学校布局是重点
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县继续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制定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入学难、大班额专项规划,并下大力气攻坚,审慎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然而,解决入学难、大班额,涉及面广、难度大,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每到新学期开学,我都必须要把手机关机,不然电话就接连不断,都是请求帮忙要入学名额的家长打来的,但自己又不能违规帮忙。看到家长因小孩的入学问题忧心忡忡,真是于心不忍。”许多城区学校的校长对此都很无奈。检查组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随着灵川县城及八里街经济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常住人口剧增,大批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涌入,县城及八里街区域适龄少年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急速增长,而这些城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容量极其有限,导致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小学)“入学难”“ 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16年秋季学期,全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共25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72个, 56人以上的大班额有124个,其中小学占了94个,在全市11个县中排名第二,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有51个,全部为小学,在全市排名第三。要完成自治区关于在2018年前全部消除超大班额、2020年前基本消除大班额的工作目标,任务艰巨。
通过全面了解全县学校建设规划情况,检查组指出,要进一步加快落实新建、改扩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步伐,按规划尽快启动新建新三中、县四小、五小、六小,改扩建县定江中学、路西小学、宝路小学、三岔尾小学、大面小学、桃源小学,将县三中整体搬迁至原市二技校校址,腾出龙头岭学校办小学,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增加学位供给,有效缓解入学压力和大班额等问题。
稳定教师队伍 待遇合理分配是基础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因采取从个人工资中扣除30%来进行二次分配的方式,以及考核标准操作性不强,有失公平,因此达不到激励教师创先争优的目的。”很多老师都如是反映。
检查组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我县在教师补助及绩效工资分配上存在一些弊端,一是乡镇补贴实行一刀切的办法欠合理。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乡镇补贴以来,在乡镇工作的教师,不论任教学校远近,都按每人每月300元平均发放,这对在较偏远乡村工作的教师起不到激励作用。二是内宿生晚自习辅导及管理无绪。寄宿制学校下午放学后,如晚上不安排晚自习,则内宿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就存在空档,安全问题突出。为此,学校必须安排教师进班做好内宿生及自愿到校学习的外宿生的管理工作,但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规定不能收取学生费用,导致教师因长时间无偿加班而怨声载道。三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七年来,没有有效达到奖优罚劣、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初衷,教师们均理解为从自己工资中扣30%供大家争抢,激化了教师队伍内部矛盾。
检查组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一是乡镇工作补贴要根据工作地点的偏远、艰苦程度拉开差距,这个差距足以起到吸引、激励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安心留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作用。二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时出台我县工作机制,依法规范管理好校园内外托管、家教、培训等机构,由学校承担起课后服务的责任,遏止个别教师课后有偿辅导和补课行为,解决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的适当补助问题。三是教育系统要将教职工年终绩效考核奖励和现行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机制相结合,合理进行二次分配,使绩效奖励真正发挥其奖优罚劣、兼顾公平的作用。
6月中旬,灵川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热烈讨论、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教育工作纷烦复杂、千头万绪,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依法治校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内外安全管理、民办中小学校建设,等等。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是一项艰巨而宏伟的历史任务,也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通过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整改、齐抓共管,灵川县的义务教育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