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区集粹
资源人大:“四轮驱动”跑出帮联“加速度”
2018-07-02  (来源:资源县人大办 李荣艳)

  资源县人大在定点帮扶车田苗族乡黄宝村工作中,紧盯脱贫目标,开启“扶贫队伍、脱贫措施、产业链条、整村推进”四轮驱动,跑出帮联“加速度”,成功营造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争先脱贫”的良好氛围。

  截止到2017年底,黄宝村统筹安排第一书记2名,工作队员3名,结对帮扶干部12名,实现帮扶联系全覆盖。贫困人口由68户265人减少到12户50人,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取得了良好成效。
  整合“三班人马”,形成聚力扶贫“大气候”。针对联系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等实际情况,资源县人大科学整合帮扶干部、乡村干部和人大代表三班人马,凝聚扶贫队伍整体作战能力。一是定下“精扶队”。按照《资源县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实施方案》,落实“5432”结对帮扶制度,即处级领导联系5户,科级干部联系4户,一般党员干部联系3户,一般非党干部联系2户的标准,安排12名帮扶干部与50户贫困户结对,打造精准帮扶中坚力量。二是装上“导航仪”。强化乡镇对接,安排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的乡干部作为包村干部,负责具体协调扶贫项目规划落实、整村脱贫事宜。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管理日常事务,同时还分成4个小组,负责引导其他帮扶干部开展工作,避免发生帮扶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三是选好“领路人”。人大代表大多是村两委的能人模范,县人大在该村积极推行“代表力量+精准扶贫”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引导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带动全体村民自主融入扶贫、脱贫大会战。
  谋定“六项措施”,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为做实脱贫奔康,资源县人大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着重打好扶持生产、移民搬迁、教育扶智、兜底保障、转移就业、医疗救助“组合拳”,让机关的12名帮扶人严格按照“细、严、深、实”四字要求,深入农户,逐屯逐户走访寻找致贫症结,因户定好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在小额信贷、低保兜底、医疗救助、教育扶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得到实惠。同时积极筹集和整合各类资金,狠抓村级道路、办公设施、农畜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目前,该县人大共筹措资金100余万元用于联系乡、联系村村委办公大楼修缮、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建设、村级道路硬化、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饮用水架设等,有力提升了脱贫奔康支撑力;帮助该村贫困户精准实施生产发展48户,转移就业12户,移民搬迁安置16户,教育扶智26户,低保政策兜底21户,医疗救助13户;发展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华丽转变。
  构建“多元产业”,跑出一帮一联“加速度”。依托乡级西红柿、辣椒等支柱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扶贫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一是重点发展西红柿、辣椒等成熟产业。通过改良品种、无公害种植和地理标志认证等提升西红柿、辣椒果蔬品质,达到有机蔬菜标准,逐步建立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并引进中绿公司等知名企业,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管理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辣椒160亩,西红柿90亩。二是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争取扶贫奖补资金8万元发展种植青钱柳,并成立东坡青钱柳种植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吸纳成员65人,带动贫困户20户种植青钱柳100亩。三是强力扩大养殖产业。成立资源县农夫春天专业种养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大力扶持蜜蜂、土鸡、冷水鱼等养殖基地和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并通过传统市场和互联网电商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渠道激活农产品市场,成功带领贫困户种植有机蔬菜60余亩,养殖蜜蜂100箱,土鸡3000余只,冷水鱼5000尾。
  聚焦“脱贫奔康”,装备整村推进“强引擎”。一是严守评议核查“大关卡”。评议核查是确保摘真帽、脱真贫的重要关卡。县人大在推进脱贫奔康工作中,严格按照整村脱贫工作要求,落实贫困退出核查机制,做实做好摸底调查、民主评议、核实认可、验收公示、复审公告等各个环节,强化指标考核,严格评估验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评价,确保脱贫评议核查工作阳光透明。二是搭建电商平台“破瓶颈”。为破除资源流通渠道障碍,县人大积极与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的广西师范大学携手,搭建了群昇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并借助高校优势启动“情系资源.赢在师大”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战计划,通过微店、淘宝等平台当地大力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民族手工艺品等,以电商引擎着重将贫困群众的西红柿、辣椒、土鸡蛋、有机大米等原生态农产品推送到全国各地,实现线上线下全网销售格局。三是稳定脱贫成效“不脱钩”。继续巩固好已脱贫户的增收致富能力,做到不稳定脱贫不彻底脱钩。

  对因病因灾返贫户或错评错识户,及时给予录入或清退,在2017年贫困人口动态调整中,该村新增返贫12户48人,清退1户6人,确保在脱贫路上不落一人,让脱贫更稳定更有质量。

 
主办:桂林市人大常委会 承办:桂林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室
电话: 2848571 技术支持 & 网页制作:桂林市信息中心
桂林网警 网上报警岗亭
桂ICP备05003887号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71号